宠物知识
宠物知识 宠物图片 宠物品种 宠物送养 寻宠启示

首页/ 鲷鱼 /正文

你的第一只南美短鲷──凤尾短鲷

  • 大笨熊
  • 发布于:5年前
  • 阅读: 2563
  • 评论: 0
  • 喜欢: 0

南美短鲷(S.A. dwarf cichlids)对于 90 后的年轻世代而言,是相对陌生的一群观赏鱼类,因为当他们出生时,才正是这群南美洲产小型慈鲷(Dwarf cichlid)开始被引进台湾的水族市场、正崭露头角的时期。

“南美短鲷(S.A. dwarf cichlids)对于 90 后的年轻世代而言,是相对陌生的一群观赏鱼类,因为当他们出生时,才正是这群南美洲产小型慈鲷(Dwarf cichlid)开始被引进台湾的水族市场、正崭露头角的时期。而其中的元老鱼种──「凤尾短鲷(Cockatoo dwarf cichlid)」,可能是许多短鲷迷所饲养的第一对短鲷…”

南美短鲷.png

由于雄鱼背部前三至四根硬棘格外延伸,彷佛原产于澳洲的凤头鹦鹉(cockatoo)头上的羽冠般,可自由收展,因此有了「Cockatoocichlid」这个称号,就连牠们的种小名「cacatuoides」也是源自这个词源。按理说其中文名应被称为「凤头鹦鹉短鲷」,只是不知道为何当时到了台湾却变成了「凤尾短鲷」,会不会是跟牠们尾鳍上的红、黑色块斑有关呢?

2019-09-17_220558.png

由于雄鱼背部前三至四根硬棘格外延伸,彷佛原产于澳洲的凤头鹦鹉(cockatoo)头上的羽冠般,可自由收展,因此凤尾短鲷有了「Cockatoocichlid」这个称号


凤尾斑

凤尾短鲷(Apistogrammacacatuoides)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就开始进入水族贸易市场,历史非常悠久,因此我们一般在市面上常见的个体,多半已经是培育进程悠久的水族品系(Aquarium strain),和野生个体在外貌上已出现不小的差距。凤尾短鲷的人工品系大致可分为两大系统:一类是鱼鳍上有着由黑色外框包围红色碎斑的双红凤尾(Double red)或超红凤尾(Triple red);另一类则是鱼鳍上呈现橘色无杂斑的橘帆凤尾(Orange flash)。


 凤尾短鲷鱼鳍上的红、黑色斑纹被俗称为「凤尾斑」,这种纹路特征源自于部分野生个体尾鳍上的斑纹(并非每一只野生鱼都有),在人工繁殖过程中,经过人为刻意选育,将这种特征保留下来并发扬至后代的结果。经过几十年的累代繁殖下,这种凤尾斑特征已经成为凤尾短鲷的体色象征及观赏价值所在。如今市售个体不仅纹路表现相当稳定,并且分布范围也不断扩大,从尾鳍延伸至背鳍、臀鳍甚至腹鳍上,而牠们的英文商品名也会依照其斑纹的分布多寡及色度,分为「Double Red」、「Triple Red」及「Super Red」等等。想当初牠们刚输入台湾市场时,业者还会依照尾鳍上红色斑块的多寡,细分出「1 / 4 红」、「1 / 2 红」等名称来区分其等级并定价呢!时至今日,想见到尾鳍没有布满凤尾斑的个体还真不容易,而商品名也几乎都以超红凤尾或血红凤尾短鲷来贩卖,早期那种几分之几红或双红凤尾等称呼已不复见。

2019-09-17_220654.png

尾鳍上方红黑色交杂的块斑一般俗称为凤尾斑,图中为具有凤尾斑的野生凤尾短鲷雄鱼

 2019-09-17_220719.png

经过数十年的人为选育下,凤尾短鲷从野生个体尾部仅有少许的橘红色斑纹,演变成如今斑纹布满鱼鳍的模样

桀骜不驯的野性魅力

2019-09-17_220755.png

宽厚的蓝色大嘴让凤尾短鲷更加具有震慑力

若非人工累代选育而造就其艳丽的外貌,其实野生凤尾短鲷在上百种南美短鲷种类中,并非体色特别出众的一群。然而和同家族的其他近似鱼种一样,牠们之所以能够在短鲷界屹立不摇,除了体质强健易饲,加上众多色彩丰富的人工改良品系外,靠的就是那粗旷豪迈的野性魅力。

既不若阿卡西短鲷那样飘逸优雅、也没有蓝袖鲷那样的秀丽精致,凤尾短鲷用牠粗旷的身形、巨大的头部比例和宽厚的蓝色大嘴,搭配那如同印地安人头上的羽冠头饰以及大琴尾,让自己看起来就像是一名骁勇善战的战士,全身散发出狂傲不羁的野性气息。这样的特质,自然吸引了一群喜爱此风格的鱼友饲养。野生原种相较之下虽无人工改良品系那样华美的鱼鳍装饰,却反而呈现出其原始、毫无人工雕琢的面貌,可谓野味十足!对于喜欢野生鲷的鱼友来说,或能从饲养牠们的过程中体验到另一番乐趣。

2019-09-17_220826.png

尾鳍缺乏凤尾斑的野生雄鱼,别有一番风味

分布

凤尾短鲷一般被认为是分布于亚马孙河上游流域、也就是以秘鲁地区作为大本营的鱼种,在纳内河(Rio Nanay)、乌卡雅莉河(RioUcayali)等著名的秘鲁境内河域中可以发现牠们,然而牠们的分布范围其实还扩及到哥伦比亚与秘鲁交界的普图马优河(Rio Putumayo),以及巴西的苏利摩河(RioSolimões)等流域。至于其他分布在其他流域的相似种,有可能是凤尾短鲷的地域型态或是尚未被科学描述的新种,身分仍有待厘清。

2019-09-17_220900.png

野生的凤尾短鲷不仅可从秘鲁输入,偶尔也会从邻近的哥伦比亚或巴西进口。图为哥伦比亚输入的雄鱼个体

饲养与繁殖

凤尾短鲷堪称是南美短鲷中最容易饲养的种类之一,无论是人工品系或野生采集个体皆是。牠们的原生栖地型态很多样化,但是大致离不开底层布满落叶、流速缓慢的小支流型态,原产地因为受到干季和雨季的影响,使得水质范围变化相当大,pH 值从弱酸性的 6.0 至弱碱性的 8.0 皆有,也造就出本种强韧的适应力,可说是最适合初学者入门的短鲷种类。

由于雄鱼体型通常比雌鱼大上将近一倍,因此建议最少以 45 至 60 cm 长(1.5 或 2 呎)的水族箱来饲养一对鱼,缸中可以种植水草并放置天然的沈木或陶瓮洞穴,使弱势的一方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躲避另一方的热烈追求或驱赶,同时也能利用这些掩蔽物来进行繁殖产卵。饲养缸中不需要强大的水流或过滤循环装置,海绵气举式过滤器或小型外挂圆筒过滤较切合短鲷的习性。当然牠们也很适合被放养在大型水草缸中,以多对的数量进行种内混养,也可以和一些个性温和的灯鱼及鼠鱼,甚至其他种的短鲷混养在一起。

2019-09-17_220931.png

一对争风吃醋的雄鱼正在对峙,一旁的雌鱼感觉彷佛没她的事一般

2019-09-17_221000.png

野生凤尾短鲷雌鱼,体色十分朴素,体型也很娇小

凤尾短鲷的繁殖相对容易,牠们和多数短鲷一样采洞穴式繁殖。可以依照饲养数量多寡放置一至多个洞穴。如果缸中有多只雄鱼,通常会只有一只最强势的雄鱼拥有交配权,牠会驱赶其他雄鱼,并展示自己华丽的鱼鳍来向雌鱼求爱。此时可将其他雄鱼移出,让配对的种鱼在缸中繁殖。

在求偶期间,雄鱼会在雌鱼面前展示他的鱼鳍并跳起求偶舞,而进入繁殖阶段的雌鱼会呈现出颜色更深的柠檬黄或鹅黄色体色,她会将雄鱼带到她所选择的洞穴。雌鱼会将卵产在洞穴的侧边或顶部,接着由雄鱼将卵受精。一般而言,凤尾短鲷一次可产下 100 – 150 颗鱼卵,且受精率通常很高。雌鱼会不分昼夜守护着鱼卵,直到牠们孵化并自由游动。在护卵期间会挑掉未受精或发霉的鱼卵。

2019-09-17_221029.png

配对后的雄鱼被雌鱼带到她的爱巢,雌鱼正在用嘴巴清理洞穴上方的产床

一周以后,当小鱼可以自由游动时,如果当中没有重大威胁,雌鱼会带领着鱼苗在缸中四处游动,在水草丛间寻找微生物觅食。饲主此时可每天投喂牠们刚孵化的丰年虾无节幼虫来做为主要的营养来源,幼鱼的成长会较为快速;一个月后可增加其他活饵或人工配合饲料。

  • 请输入评论
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