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知识
宠物知识 宠物图片 宠物品种 宠物送养 寻宠启示

首页/ 其他知识 /正文

蟋蟀文化漫谈

  • 宠宝
  • 发布于:6年前
  • 阅读: 933
  • 评论: 0
  • 喜欢: 0

中华蟋蟀文化源远流长,上至唐宋,中有明清,及至当代,从宫墙之内到街巷市井,此风久盛不衰,且有盛世更胜之势,可见中华蟋蟀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中华蟋蟀文化源远流长,上至唐宋,中有明清,及至当代,从宫墙之内到街巷市井,此风久盛不衰,且有盛世更胜之势,可见中华蟋蟀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2018-01-30_095333.jpg

人们在蟋蟀的捕捉,挑选,蓄养,打斗中积累经验,理论成书,感受中华蟋蟀文化的神秘和深奥;在秋风萧瑟,万物即将萧条的季节,享受着小小蟋蟀带给我们的愉悦,从中感悟生命的苦短和人生的价值,这不就是蟋蟀文化带给我们的收获吗。

我的老家在德州郊区,父亲早年来到天津。记得小时候,每每听到到胡同里有蟋蟀叫声的时候,父亲常常放下手上的活计,屛声静气,蹲在叫声附近,看上去像是在完成一件重要的工作,那宁静黝黑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幼时的记忆里。

可能是遗传基因的缘故吧,当我有了自己的儿子时,我也经常带着他到郊外去捉些蟋蟀,蚱蜢来玩,只是年轻时要工作,学习,实在无暇顾及自己的兴趣。

退休了,无事一身轻。现在,我每年秋天都要到山东去捉虫,选虫。回来后,喂食喂水,捉对厮杀,累并快乐着。在捉虫,选虫,斗虫过程中,结识了山东,北京,上海等地许多朋友,充实了自己的生活,提高了对自然,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我喜欢听蟋蟀的叫声,几声蛐蛐唧唧,顿时精神振奋,冲淡了秋天的抑郁。不信,你听那青虫高亢嘹亮的叫声,多像是在吹响即将战斗的冲锋号;黄虫低沉回婉的叫声又像是如泣如诉的大提琴,在倾诉着生活的哀怨;若是有幸捉到大翅蟋蟀,那扑扑簌簌的叫声鼾鼾厚厚,更是回味无穷;当几只蟋蟀一起共鸣时,真仿佛是一支交响乐队在演奏着欢快秋天的交响曲。

沙场秋点兵。当然,我更喜欢看蟋蟀的打斗,及至秋分,蟋蟀定色,蓄养一秋的宝贝小虫要拿出来战斗了。你看那青虫打斗交口时的干脆利落,开牙即合牙,使足力量,从不偷奸耍滑,很像山东人的性格,行就行,不行就不行,直接了当;黄虫咬斗时,左旋右转,总是不和你正面交风,看准机会,猛然歪咬一口,往往致胜。虫耶,人耶,道理其实相通。

我觉得中华斗蟋的打斗是很有观赏价值的。它没有古罗马斗兽场,人兽相搏的惨烈,也没有西班牙,人牛相戏的血腥。它不需要多大的场地,庞大的组织,只是三两知己,一杯清茶,斗室之内却演绎着波澜壮阔,胜负难料的“战斗”,满足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切合了中华民族儒雅的战斗风范。

中华斗蟋做为一种民俗文化,历久不衰,我想不单是捉到,选对几个“将军”,博得胜利那么简单。因为那充其量只是一场“战斗”的胜利。如今的科学,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培育出只会赢得战斗的“武夫”,但那不是文化。中华蟋蟀文化体现在我们对蟋蟀的捕捉,挑选,蓄养,打斗的过程中,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体现在我们对中华斗蟋这种昆虫的认识,探究和不断的开发,创新中,从而提升我们对自然,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佛家说,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玩虫从痴迷其中,到跳出痴迷,上升到理论,再到理智的投入,达到物我两无,玩虫境界的升华,从而提升人的文化素质,这才是蟋蟀文化的真谛。

我爱蟋蟀,我爱秋天的小虫,更爱源远流长的中华蟋蟀文化。

  • 请输入评论
快捷登录